游记——西藏印象(图文)

2020-08-17 14:48:40来源:gssh作者:gssh点击: 33 次

西藏印象
湖北维思德律师事务所  魏以军

      2017年9月初,从武汉天河机场出发经西安咸阳机场转拉萨贡嘎机场,我所一行五人正式飞向了令人神往的雪域高原——西藏。
  白云与蓝天
      从咸阳机场起飞,飞机不知不觉之中已经升到了万米高空,一切都那么安静,静下心来才听到飞机引擎轻微而均匀的轰鸣声。我朝窗外眺望,感觉飞机好像一动不动似的,就像悬在空中一样,机翼下无边无际的白云是云的海洋,哦,就是云海,洁白耀眼,像儿时农村打谷场堆晒的无尽的棉花,也像静止不动的纯白无暇又无边的地毯。再仔细看,在云海的上面远处有云山突兀而起,形状各异,异常壮观。根据机翼和云山之间的角度变化,以及偶尔几缕似有非有的像白纱巾一样,又宛如蝉翼,又轻灵圣洁的云纱轻轻掠过机身,我才终于确认飞机还在朝前移动,很慢很慢,感觉比我走路还慢。
       极目远眺,那极远极远的地方好像是撑起的巨大无边的蓝色天幕,又像是无边无际的蔚蓝的大海,我侧着头尽量抵近窗户玻璃,朝上朝前朝后使劲儿看,那蓝色很远很远,看不到尽头;但似乎又极近极近,就在眼前,就在窗舷外边,这蓝色横无际涯,像有又像没有;这蓝色蓝得大气恢宏让我震撼,就像她是一切的主宰似的,我仿佛坐着一叶小舟在广袤无垠的静静的大海上,不,比大海还要辽远深阔;这蓝色,再顶级的画家也无法画出来,她蓝得澄澈,蓝得透明如同没有一般,蓝得有无限的穿透力,蓝得让人陶醉,蓝得让人心无杂念,蓝得让人忘却了自己,忘却了身边的一切。 
 
       广播里传来空姐美妙的声音:贡嘎机场快到了。飞机缓缓下降,掠过一道道山岗,异常平稳地降落了。那漫天的云纱雪白耀眼,随风漫舞,飘向蓝天,舞向天际,像无数仙女长袖善舞,莫非是向我们初来的远方游人献上雪白的哈达!
山和水
      西藏,是山的世界。无处不山,看不到边际看不到尽头的山,分不清大小高矮的山,看不到也难找到一个无山的地方。
      正像《青藏高原》歌词唱的:“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在拉萨附近的山大多光秃秃的,看不到一棵树,远远望去,隐隐约约有些稀疏的野草。到了山南市,海拔高度降低,植被多了起来,树也逐渐增多了。同行的人说,到了林芝那就更多了,还有漫山遍野的原始森林。林芝是西藏的江南,植被丰富,当地司机说有浩瀚的原始森林,生长野桃、西瓜、苹果、香蕉、李子等水果。
      因为拉林高速还未开通,我们只能沿着拉林高速旁的省道从拉萨一路颠簸奔向林芝,再从林芝经朗县、加查县到山南。沿途看到藏民用收割机、拖拉机收割青稞。山坡上、河滩上随处可见牦牛、羊、马,还有成群的猴儿,它们根本不惧怕车辆和行人,视车辆和行人为无物一般,一个个漫不经心,不慌不忙,无一丝惊慌,该吃草吃草,该喝水喝水,该嬉闹嬉闹,每每走到道路中间,它们也习以为常。好像它们才是大地上的主人,我们倒像是多余的。
      一进入加查县,加查县分管司法的曹副县长,司法局朱局长和我所援藏律师杨宏略博士等人就早早地在几十公里外迎接我们一行,并向我们每人献上雪白的哈达。我们专程到县司法局和法律援助中心看望慰问了我所两名援藏律师,并参与了加查县客运中心首家法律援助站的揭牌仪式,还代表我所向两名贫困藏胞进行了捐款。加查县本地没有一名律师,就只有我所两名援藏律师。两名律师响应国家召唤,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工作有声有色,开局良好,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极高评价。我禁不住写了《赠我所援藏律师》:
法援年年有新人,
今日新人不一般;
博士才俊来领军,
雪域定将开新篇。
      高原缺氧,人因缺氧产生高原反应是很正常的,常常出现胸闷气短,心悸发慌,海拔越高反应越强烈,所以刚到西藏不能剧烈运动。
    在加查县,我们专程登上海拔5330米的高山,拜谒了享负盛名的神湖,也叫圣湖—拉姆拉措。神湖在西藏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听说她可以照见你的前世、今生和来世。历代达赖喇嘛、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灵童在寻访之前都要在神湖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让神灵来确认活佛的转世真身,一直以来朝拜神湖的人络绎不绝。神湖的周边有众多海拔5000米左右的高山,我们终于第一次亲眼看到了雪山,顿时,登山的疲惫、困窘和难受都因兴奋不已、惊喜万分而烟消云散。
      山高水长,水绕山环。连绵不绝的山间流淌着川流不息的河水。雅鲁藏布江是西藏的母亲河,藏语意思是“天上流下的水”。我们从林芝沿着母亲河岸的公路往上游行进。河水也是黄色的,我说,这也是一条黄河。当地司机讲,到了冬天,她就完全变清了。有些支流还是清澈的,是雪水和山泉水,汇入雅鲁藏布江,远远望去,将主流的黄色染成了墨色,车行近前,才恍然大悟是清流注入了江水,两股颜色好远好远才融汇一色——黄色。我不禁想起“泾渭分明”、“同流合污”两个成语,感叹主流不清细流难清啊!
       雅鲁藏布江随着山势高低时而宽阔平缓,时而狭窄湍急奔流,发出巨大的轰响。她支流无数,美丽的拉萨河也是她的主要支流。
   无数的山、无数的山岩,山中或大或小的无数的河水,或知名或不知名,还有那河两岸奇形怪状巨大无比的石头,重几十吨、几百吨的都有,或在水流中,或在河岸上矗立着,它们好像也在竖着耳朵静静倾听这河水流淌的美妙音乐,从远古一直听到今天,那飞鸟、羚羊、牦牛、山羊在河两岸时不时来亲吻这万古不息的河水……

拉萨和布达拉宫
   从贡嘎机场走高速公路到拉萨城大约四十分钟的车程,道路比较平坦顺畅,路两旁有瘦小稀疏的树木,排列很整齐,一看就知道这是人工栽培的,看看四野山上没有一棵树,就可以想见道路两旁的花草树木成活长大之不易。
   首府拉萨城是旅行必去的地方,她是众多大山之中难觅的一处平坦之地,她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她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
   一进入拉萨城,便看到许多路灯杆上悬挂着国旗,这跟内地明显不一样,一下子让人感到这是在祖国西南边陲。拉萨城并不大,当地司机说有五、六十万人,我感觉也许没有这么多,差不多相当于内地一个地级市的政府所在地的城区人口。早晨,藏族朋友不分男女老少,都穿着藏服,一手拿着念珠,一手握着经筒,念珠在手中一珠一珠地捻动,经筒均匀地摇动,口中大都念念有词。人们成群结队,络绎不绝,朝着同一个方向,似乎所有藏民倾城出动。这阵势真让人觉得这真是佛的国度。
      从早到晚,我总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味道,就是烧香拜佛的味道,似乎整个拉萨城都飘散着这个味道。
   拉萨无疑也是热闹繁华的。商贩云集,有卖虫草的,有卖藏红花和雪莲的,还有卖牦牛肉、藏香猪肉、青稞酒的;游人如织,熙熙攘攘,茶肆酒坊,应有尽有,游人最多也最热闹的所在当属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所有人神往的地方,她位于拉萨城西北的红山上,这山是一座不高不大的相对独立的山,布达拉宫因山就势而立,感觉“宫是山,山也是宫”,巍峨雄伟,神奇壮观。
   布达拉宫又是拉萨乃至西藏的象征。布达拉宫是历代达赖喇嘛冬宫居所,历史上也是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好像有四层,两千多间僧房,历代达赖喇嘛都在最高层办公和生活,是海拔最高的宫堡式建筑群和佛教圣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人们围绕她转着四周的“转经筒”,不时看到藏族同胞磕着长头,庄重严肃,笃定虔诚,都向着布达拉宫的方向,那里有佛有神灵,那里就是他们千百年来祈求朝拜的天国的大佛!
   格桑花是西藏很普通的一种野花,因为是野花,所以更加艳丽多彩,生命力很强,山上、山谷、小河、马路边随处可见。进入布达拉宫,地面就是一个花园,各种各样的花卉,主要还是多种多样靓丽多彩的格桑花,看着让人爱恋不已,不忍离去。
   夜晚,布达拉宫在彩灯的映衬下,更加壮美秀丽,圣洁无比。宽阔的广场上有婀娜多姿、美仑美奂的喷泉,还耸立着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广场上播放或激昂或悠扬动听的音乐。我突然看见在布达拉宫的最高处迎风飘扬着五星红旗,我大声对同行的人说:“看,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她在最高处,她在最高处!”我心头突然一阵震颤,顿时思绪万千,豪迈之情溢满心怀,并在胸中奔涌激荡!
      广场中间有湖水,当布达拉宫的倒影在湖中上下对称连成一体时,就更加奇妙壮美,人们纷纷选取最好的角度拍照摄影留念。湖四周和公园里有大片大片的树木,还有许多一人多围的古木,同行的人介绍说,这就是柳树,但在拉萨叫唐柳,是文成公主入藏带去的大唐帝国的柳树。广场中还有几处类似内地跳广场舞的地方,不过他们跳的是锅庄舞,去的人都可以跳,随意跳,锅庄舞看着动作简单,但初学也不容易。看着藏族朋友男女老少欢快地跳着,伴着动听的舞曲,舞姿轻盈、奔放自如、欢畅淋漓。游玩的人们也都跃跃欲试,动作滑稽,真是贵在参与,自得其乐。那欢乐热闹的的场面,欢笑的神情可能会永远萦绕在我的脑海。
藏风藏俗
       西藏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人口却只有300余万,名副其实的“幅员辽阔,地广人稀”。常常一个县的总人口只有一万人左右,县城所在地只有二、三千人。转山转水转佛陀,转来转去难见人。坐着车,一坐三、四个小时跑不出一个县的管辖地盘。偶尔见着山谷中有狭小的庄稼地,藏民在收割青稞,这是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藏族同胞收割庄稼。我从小到大,耳闻目睹的,西藏给我根深蒂固的印象是众多的寺庙,穿着红色僧衣还露着一只臂膀的数不清的僧侣,口中都念着佛经。那时幼稚的想法是,他们似乎不吃不喝,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想当然地认为他们都是佛国的佛,佛国的神,佛和神当然不吃不喝。现在想起来只觉得自己可笑!
      到了较大的乡镇或县城,我们都要停下来歇会儿,因为下一站不知道何时可到。路边摊点有本地西瓜、核桃、李子、苹果,都很好吃。藏族妇女都很大方,讲礼貌,普通话也讲得不错,沟通不存在任何障碍。记得一位十八、九岁的藏族姑娘很泼辣,用水果刀在桌面上挥舞着切西瓜,动作幅度较大,我故意向后退着说:“好怕,好怕”,她切好瓜,用力将刀扎在桌面上,笑嘻嘻地说“不怕,不怕。你好帅呢!”我指着同伴说:“这才是帅哥。”她立马回答说:“没你帅,没你帅。”我们一起哈哈大笑!歇息完了,我们将多的西瓜送给坐在一旁的两位藏族老太太,示意他们,这是干净的,送给她们吃,她们都接下了,神态都充满了感激之情,都非常友善地目送我们离去。
      藏民族是很古老的民族,也有悠久灿烂的文化,藏传佛教为主要教派。同行的司机在西藏待了十七年,四十多岁,是位“老西藏”。他介绍说,藏民自小信佛,不杀生,信仰前世、今生和来世,一生信佛修行,待人虔诚友善。绕过山山水水,沿途很多山腰或山头均布满了各种各样颜色的彩带,多为圆形,很鲜艳,又迎风招展,有点像内地马戏团的“布场”。我一问,才知道这叫“经幡”,是藏民祈求许愿的一种方式或仪式,那都是印有藏文经文和图样的各色经幡挂着围起来的,接地连天,向天地神灵祷告祈福。
  西藏各地都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以及禄东赞等历史人物的传说和纪念供奉的寺庙和塑像,有点像神话故事。在山南市有禄东赞的塑像,文字介绍,他是松赞干布的外事大臣,很聪明机灵,至今流传着唐王朝三测五试禄东赞的故事。据记载,唐贞观十三年(639年)他出使尼泊尔为松赞干布迎娶了尺尊公主,640年他又出使大唐为松赞干布迎娶了文成公主。我们一行有人开玩笑说,这人真有意思,专门干为别人娶媳妇的事。
   拉萨的南开校友请我们吃了一次藏家宴,喝酥油奶茶、青稞酒,吃牦牛肉、藏香猪肉,品糌粑、石锅鸡,饱尝了一餐独具特色的古老饮食文化,别有一番风味。朋友自豪也略带调侃地说:牦牛吃的是冬虫夏草,喝的是天然雪水和矿泉,呼吸的是高原纯净的空气,肉质绝对鲜美上等。朋友特意准备了五粮液,我们坚持要喝当地地道的青稞酒,服务员问:要3000的还是4000的?我吓一跳,怎么比茅台还贵呢!后来才知道,这不是价格,是表示生长海拔3000米的青稞酿的酒和生长在海拔4000米的青稞酿的酒,海拔越高,酒也越贵。
   我们专程去看了一场(藏民)歌舞会,除了我们几位外,其余的是清一色的藏元素,演员、观众、哈达、饮食,是原汁原味的藏味。我一句话也没听懂,但大家还都觉得很好听,并没有因听不懂而有去意,反倒觉得很新奇。我想,音乐是人类各民族的共同语言,其欣赏本来就没有障碍;藏民族同样能歌善舞,歌声高亢嘹亮,舞姿优美动人,民族特色鲜明,令人耳目一新;藏语言文字也是成熟的语言文字,听着朗朗上口,流利顺畅。这改变了我以前认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不够成熟完善的错误想法。
   藏民酒风盛行。男男女女围坐一桌,纷纷摆上两箱不等的啤酒或青稞酒,相互敬酒,偶尔也会端起酒杯向邻桌不认识的朋友敬酒。被敬者也会很礼貌地站起,一起碰杯一饮而尽,豪放豁达洒脱尽现。内地是向演员献鲜花,他们献哈达,内地人需要在听众席上点上各种小吃,比如开心果、鸭脖、凤爪等一大堆,边吃边喝,他们则不然,席上都是酒,没有其他任何吃的东西。他们是纯粹喝酒,不吃任何东西。我们不适应,只能到外面商店买了点吃的东西带进来。
   每个演唱类节目表演过程中,观众都走上前向表演者敬献哈达。每个节目后,观众或坐或站相互敬酒。在我的印象中藏族同胞都是虔诚严肃,不苟言笑,其实不然,他们豪迈、热情、奔放。随着酒精浓度的积累,空气中飘散着浓浓的酒香,观众不时站起起舞,有的走上台尽情舞蹈。
他们表演小品同样幽默滑稽,照样有穿着暴露、打扮妖艳、卖弄性感风骚的时尚女郎,也有男女之间的打情骂俏、放荡不羁,黄段子荤段子频频上演,台下喝彩声、吆喝声一浪高过一浪。这些节目一改我多年来对藏民的印象和看法。
   酒精越到最后也越浓烈,酒瓶、酒杯的碰撞声越来越响亮,整个场面似乎也到了高潮,人们极度兴奋,纷纷走上舞台,边唱边跳,整个场面沸腾了,已经分不清谁是演员,谁是观众,似乎都是演员,又似乎都是观众,更像一场大型的生日Party,只是没有主角罢了。这欢乐开怀、热情鼎沸、奔放至极的热闹场面时常浮现在我眼前。

祝福和惜别
   时间在一路好奇、惊喜、兴奋和欢笑开怀中飞逝,短短的七天转眼就过去了,我们要和拉萨再见了,要与西藏再见了。虽说阿里、日喀则和珠峰大本营还未能成行,只有留待下次去吧。西藏极具魅力且独一无二的山山水水,古老虔诚淳朴的民族,独特的藏文化,令我终生难忘。今天的西藏早已搭上了新时代的快车,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天路火车早已从祖国的大西北通往拉萨,拉萨到林芝的高速已经建成,想必现在已经通车了,林芝到拉萨的铁道正在建设,沿途几乎每座山都在开挖隧道,工程之艰巨、工程量之大可能都是世界之最,雅鲁藏布江水电资源蕴藏丰富,大型水电站也纷纷落成,听说从林芝到成都或昆明的铁路也正在规划之中,西藏与祖国内陆的铁路大循环指日可待。世界屋脊必将迎来发展与进步的高峰,雪域高原必将焕发出新的生机,朝圣的人们也必将与日俱增,西藏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特将我梦中神游的小诗献给我可爱的西藏:
《我从天上来·西藏放歌》

我从天上来,
来看大西藏;
雪莲花正开,
开在雪山上。
雅鲁江流急,
飞涌奶茶香;
香醇珠峰醉,
赞歌仰天唱。

我从天上来,
来看格桑花;
格桑花盛开,
开向布达拉。
拉萨河水清,
清光照云霞;
万里哈达长,
献给大中华。

我从天上来,
来看神仙女;
仙女无纤尘,
尘世不得遇。
遇仙启洪福,
福星照寰宇;
宇内共升平,
平生谁能负!
 
                                                                                                                         (魏以军撰)

上一篇:祖国生病了,我该怎么做?——武汉智诚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抗疫纪实

下一篇:抗“疫”有我,全力以“复”——恒和志集团抗疫纪实